第一份工作

第一份工作

June 08, 2019

·

23 min read

回頭看第一份工作,我從充滿熱情、到充滿自信、最後充滿失望,總共兩年時光,離職前原本心中滿腹抱怨,但現在看只覺得感慨、感激,這就是人生啊。

第一份工作對我來說很重要,所以我到現在都還記得這些。

  • 我的辦公桌

加入團隊

之前提過面試經過,就不多說了。我剛加入團隊時,總共只有 4 個人,兩個業務、一個團隊主管,再加上我,團隊是隸屬在部門底下,部門共有約 15 個人。之前業務們是兼著行銷,我進去之後就開始接手粉絲團、部落格,喔對了,這時我們業務模式主要是依賴網路填表名單,再經由業務聯繫引導購買課程。

我是被指派擴展新的產品線,跟轉學課程相關的, 當時手上資源就一個部落格、粉絲團,部落格每天大概 150 流量,粉絲團大概 400 個追蹤。每天填表大概 1、2 筆而已,可以說是非常慘澹。

前三個月我的週報告數字都非常難看,有時候電話量大,業務都在忙線中,我還要幫忙接電話留資料,跟我同期還有一個女業務 Angile,她是應徵行銷被小主管遊說轉業務,我那時滿擔心,主管會不會哪天看不下去,要我轉業務。

但幸好當時帶我的業務 Kelly,他對這塊領域非常精通,因為她是主要負責業務,能直接回饋我學生都在問什麼問題,另外團隊成員都有 SEO 的觀念,因為團隊前主管有特別專研關係。我那時候先從經營 blog 著手,每天有空就去看社群有沒有問題,記錄起來變成我文章的內容,大概一週兩篇文章,漸漸的流量成長起來。記得當時還爬上主要關鍵字第一名。

她跟小主管都是我職場的貴人,讓我不斷地問問題,鼓勵我各種方法嘗試。常會說: 你的想法聽起來不錯,可以去試試看。

但可惜,過沒多久,她就離職轉換其他職務了。

曖昧的業績

團隊每週會有週會,每月會有部門月會,週會主要在業績報告,月會則是各團隊主管報告業績或進度,團隊目前共兩名業務,其中有個老前輩業務阿基,他非常厲害,對公司產品很精通,也擅長跟學生聊天、溝通,所以他業績都是最高。另一個 Angile 則是還在摸索階段,同時,她也要經營部落格,還要做業績,所以還滿辛苦的。

因為我是行銷職關係,我工作主要在產生名單給業務成交,也就是說一筆訂單成交會是業務分數字給行銷,但假設客戶來電詢問,業務也要分給行銷。總結來說就是,行銷業績的好與壞與業務息息相關。業績好壞又與薪水的額外加成有關。

我是能夠理解這看法,因為主管希望團隊業績能總體成長,讓行銷與業務都一起好,行銷只有我狀況下,業務成交業績都會分給我,我每個月都有不少獎金,雖然我不太知道詳細數字,那時候底薪太少也不太去注意。

但這方法在人多後就不一樣了,行銷職到後面人數擴張為業務兩倍,業務分給行銷方法是均分,也就是說大家行銷不管怎做都會是一樣的薪資。

當團隊行銷出現 free rider,又沒人去介入的話,團隊容易整體擺爛,或是某個行銷表現特別好,卻沒拿到相對應報酬,未來他也不會這麼拼命去做了。

雖然某方面來說薪水加成頂多幾千塊,但是業績未達標的話,需要每週寫檢討報告,這東西非常麻煩…,公司副總會看,看完會直接盯你狀況。但是沒達標原因,是團隊業績不夠我分,解決辦法團隊業績要整體向上,這問題又不是一個人能解決的。

恩,這問題很嚴重,直到最後都沒解決。

團隊擴張

大概過了半年後,部門主管開始建議團隊要擴張人數,公司總有個神奇想法,就是兩倍的人數就要有兩倍的營業額,恩…,各種問號,沒把邊際效益算進來。

後面新進同事 Austin,部門終於有第二個行銷職同事了,後續陸續補了行銷 Song,然後又把部門行政轉職成行銷,很迅速的成長到 7 人的規模。

說實在那時候我對帶新人這件事滿沒看法的,幾乎都是教完各資源使用方法,就開始讓大家各自努力,被同事問問題,我還滿常白目的回答,啊就直接 Google xxxx 啊,幾乎沒有盡到帶人責任。外加團隊是新人就要開發新的產品線,一開始挫折感非常的重。

這時候有趣的事發生,公司另外成立了網路行銷團隊,招募大概 6 個人,要與我們做業績競爭,每個月會招開會議,對我們數字做檢討。

兩團隊競爭

以往只會有副理每月參與開會,但往後會是兩個團隊一起開每月會議,參與會議的還有董事長、執行長、雙方部門主管。

這時候,大家就開始戰戰兢兢的拼業績,因為業績只要不好、或比對方低,董事長就需要我們作出對應調整。

每個月業績不足,大家報告中,各種方法解決問題,不乏是優化 SEO、網路廣告、提升文章曝光度、舉辦活動等等。

一方面業績不夠,但董事長又希望雙方團隊能擴張人數,解決業績不足的問題。雖然人數提升,業績確實可能改善,但這是在新進人員能快速貢獻出產能前提下,公司在招募員工薪資預算較低,比較不容易找到有經驗的人才,人員進來還需要一段時間學習,需要時間才可能提升業績。

這段時間新人還可能業績持續掛零,主管會持續關切,而讓新人備感壓力,轉而離職。這狀況輪迴大概看了好次。

大概入職 7 個月後,也就是開始競爭幾個月,我們也補進 1 個行銷 Benny、2 個業務 Hu、惠仙。

印象最深刻是,Benny 第一天上班,居然跟我 90 度鞠躬說: 請多多指教,我還真是第一次遇到同事跟我鞠躬,真特別。

公司文化

因為兩個團隊競爭,開始接觸到執行長、董事長,他們會不斷的鼓勵大家,要大家下班好好進修,然後要大家養成學習的習慣。副總也會如此,要大家多閱讀文章,增廣見聞。

這是我覺得公司文化最棒的地方,會鼓勵員工進修學習,雖然沒有進修補助 XD。

比較不好的地方在於全民皆兵,幾乎每個職務都要掛上業績,業績不夠就是檢討報告,非常業務導向的公司政策。

還會有常態的教育訓練,會是專注在公司的產品介紹,沒有著墨在職能的教育,假設你是行銷相關,但是其他也很重要的網路廣告、經營社群、SEO 等等,在這邊的教育訓練是學習不到,這個點比較不太好。

有點官僚的制度,常常會讓底下員工看不清公司政策方向。

下班時間增進專業

平時下班大概會花 3 小時研究與行銷相關的專業,有些是數據追蹤 google analytics,但主要是專注在 SEO 上,因為剛入職時,常常聽同事在講 SEO 的重要性,運氣很好的狀況下,我經營的部落格搜尋排名成長不少,開始想知道怎樣的文章會比較容易有好的排名。

漸漸的在這時候養成下班學習的習慣。

以前剛入職時,會在家裡自己加班處理公務,後面還接手經營某個外部社群,為了這件事情我花了不少時間,雖然是我自己選擇要去管理的,但過陣子發現,換來的只是主管單純的鼓勵,對我只是虛耗時間。

如果你自主花費下班時間處理公務,但對你自己本身沒有幫助,就不要花時間了,轉去研究對你自己專業更有幫助的事情。

世界真大

入職後一年左右,某天剛好看到 awoo 宣傳講座,以前就有聽過這間專門做 SEO 的公司,講座又是免費參加的,我就跟 Austin、Benny 一起報名參加了。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外部的講座,我才知道原來台灣也是滿多人在做 SEO,一直以為只有我們公司著重而已。

大概是幾個團隊分享做 SEO 作法、感想,詳細內容不大記得了,只記得最後有去問阿吾問題,我問他 bing 要怎處理 SEO,沒記錯他當時是回答了處理上非常困難。他還順便歡迎大家去他們公司面試。

那時候騎車回家路上,其實滿腔熱血,讓我知道,原來純粹 SEO 就會是個職務,想知道自己能力是多少,也覺得自己是井底之蛙,世界真大啊!

競爭部門重組解散

入職大概一年多,兩個團隊業績雖然有成長,但成長幅度與人數成長沒有成正比,公司不停的轉換經營網路的策略,曾經思考過是否要做個學生相關的平台,或是讓我們全部兼著業務做。

跟我們競爭部門的同事整組換了一輪,後面甚至解散改組,現在回過頭來看,公司對兩個團隊的資源分配管理上,都有滿多問題,兩個團隊人數加起來大概是 18 人,因為公司產品就那些,雙方做的事情完完全全重疊,甚至還出現關鍵字廣告互相競爭的狀況,現在看起來滿荒謬的。但在那時光背景下,誰只要輸了就會被解散或被合併。

還有人員的專業度問題,公司總認為每個新人都能快速吸收前輩的專業,但實際上不是這麼簡單的,新進員工常會呈現不知所措,然後業績持續掛零。

或是前人離職,交接完作業流程後,忽略了最重要的轉移專業,導致員工一離職後,部門就直接損失這塊業績。應該要鼓勵員工舉辦類似 workshop,互相學習。

也要分專業領域去組織團隊成員,假設這邊需要 SEO,那應該要找這塊專門的主管、或員工,如果需要關鍵字廣告,那也要找這塊專家,經營粉絲團同樣也是。但這前提條件是,因為要找專業度較高員工,所以要提高招募的預算,恩…,這問題幾乎無解。

同事一起學習

前面那位 Benny 是資工系的,他常常會問我 SEO 相關問題,不過我常常用很沒邏輯的答案回答他,因為 google 會這樣啊、因為我之前這樣寫排名就會好啊。這樣的回答常常被他質疑,我才漸漸覺得,其實 google 也只是程式,背後一定有它的邏輯,後面才開始用更邏輯的態度去面對 SEO。

後面開始操作 google adword,我跟 Austin、Benny 還花了不少時間研究了 google adword 的機制,後面也有不錯的成效,記得那時候我邊在外面走路,還邊看 google 教學影片,只是希望能快速找出 google adword 操作訣竅。

過了一年多,這時候剛好家裡招牌要架設網站,所以開始研究怎麼架網站、寫 CSS。我那時候是跟 Benny 一起學 CSS 的,各種研究怎排版、各種 style。還記得,Benny 第一天學了 CSS 後,就跑去 awoo 面試,雖然結果沒上,但這行動力著實讓我敬佩。

話說很佩服小主管招募人員眼光,同事之間的相處、溝通都非常好,常會覺得這樣的同事是怎被騙進來的 XD。

Benny 大崩潰

因為太好笑了,我一定要提這件事情。部門內部開發行銷類進修課程,當天會先有個免費的講座,再引導購買課程,希望我們團隊負責推廣,負責的主要是 Austin、Benny,記得那時候每天看他們在開會,各種研究如何曝光、收名單,那時候與部門主管訂下了 KPI 門檻,大概是 70 筆名單。

我也會參與他們討論,一起研究怎樣的課程會對網路行銷職務最有幫助,最後定案課程是 SEO、文案撰寫、社群經營。

名單在講座舉辦前幾天達標了,大家都很期待當天講座會有多少人付費課程。我對這課程還滿有信心,連我都滿有興趣的。

但講座當天結束後,才知道大概只有幾位報名…。

聽 Benny 轉述,當天情況十分慘烈,講師是部門主管擔任,沒有特別去聘請外部講師。演講的內容不乏介紹電商營業額,網路趨勢或是大數據等等,甚至還講比爾蓋茲的女婿故事,演講內容幾乎沒有著墨網路行銷專業介紹。

講座完,還有發回饋問卷,回饋內容幾乎都在評論講者的不專業,或是覺得浪費時間等等。當天,Benny 還跑去買啤酒喝,生氣到覺得自己太傻,居然忘記最重要環節是講座的講者。

那次事件後,我們都對部門主管抱持一種失望、不信任態度。

轉職

入職一年半,我跟 Benny 花了 3、4 個月時間學了 javascript、HTML、CSS,我完成家裡招牌的網頁,他也離職去某公司擔任軟體工程師了,雖然他進去之後沒寫網頁,是寫 C#。

他離職影響我滿大的,少了一起研究網頁技術的同事,後面滿多技術都只能自己摸索,後面幾個月確實進步幅度變小許多。我那時候對 javascript 還不是很熟悉,頂多做一些簡單的效果。

那時候剛好遇到公司培訓主管計畫,但我並沒有參加,因為需要經過一段培訓,培訓需要大約半年到一年時間,還需要額外花時間參加教育訓練。前面有提到,我對公司教育訓練是比較不信任的。當下我也對我自己專業度抱持懷疑,我覺得在行銷上專業度還不夠擔任主管,我對主管看法就是,要能夠教學、帶領同仁成長。

培訓幹部還有 Benny 離職,也讓我思考我人生下一步,要繼續行銷職,還是嘗試寫網頁轉換跑道。我那時候是覺得寫網頁很有趣、好玩,比起行銷來說,寫網頁更具創造力、成就感。

寫的第一個程式: 午餐吃什麼

過了幾個月,我剛好家裡親戚過世,讓我更覺得要把握時間,剛好翻到某個 ptt,後面有寫上,只要有前端求職上問題都可以找他。就打開 facebook messenger 敲他,原先只是想問問面試相關問題,沒想到他居然出功課要我完成,完成後再讓我拿作品去面試,大概就是網頁切版,還有串接 api 呈現畫面,是到後面才知道他是六角的創辦人。

剛好入職兩年左右。

我開始拿著這些作品面試,很幸運的,我就找到前端工程師的工作了。很感激六角的創辦人,他也是我入坑的貴人。

第一份工作重要性

雖然我第一份工作不是特別挑的,是只有這個有錄取,但很幸運,我的團隊主管是個好主管,善於傾聽,總是會鼓勵我嘗試新作法,也不太管我上班在做什麼,甚至後面還讓我寫了些網頁,這些面試都剛好當作作品集。

團隊同事也非常好相處,雖然這裡的福利不太好,公司常常有很多怪異政策,或許是共患難精神,大家每天上班都很開心,幾乎都沒有鬥爭、隔閡。

原本我對工作觀念就是,上班是同事,下班不認識,但後面被同事改變了我的看法,同事間不一定要特別疏遠,好相處的也可以當作朋友。

沒有進這間公司,認識這些同事,或許我今天就不會轉換跑道了。